::: 目前位置: 首頁 > 活動訊息
【社論】入伍訓練由民轉軍 鍛鑄報國意志
活動時間:114-08-04
發佈時間:
114-08-04
發佈單位:
資訊圖書中心
發佈內容:

(轉發青年日報/高雄報導)

三軍九校院聯合入伍訓練日前完成震撼教育課程。震撼教育模擬戰場環境,旨在使青年體驗戰場壓力,鍛鑄強大決心與意志,極具意義。此外,陸軍官校週末舉行入伍生懇親會,除讓家長理解入伍訓練課程,亦能親自見證子女成長蛻變,有助於普及全民國防理念,建立良善溝通管道。

入伍是青年蛻變為現代化軍人的重要過程。參加過一戰、二戰、韓戰,有麥帥美稱的美國名將麥克阿瑟將軍,有著刻骨銘心的入伍記憶。他說:「給我一百萬,要換取我的入伍回憶,我不願意;給我一百萬,要我重新入伍,我更不願意。」麥帥百戰歸來,卻覺得那些都不如入伍回憶深刻。質言之,入伍生經過入伍訓練由民轉軍,轉化過程中必須接受體能、意志及精神的各方考驗,才能使其脫離日常舒適圈,學習如何面對戰場艱困環境。

軍人使命是保家衛國,隨時面臨犧牲小我,成就大我的抉擇,而要能取捨大義,只能靠堅強毅力及耐力。迎接考驗,絕對服從上級命令,超越自我,才可能成為一位頂天立地的軍人。入伍訓練,是成就軍人的開始,奠基塑形後,逐漸成長茁壯,終將成為國家社會的重要力量。

放眼各國軍校入伍生訓練,皆重視軍人紀律、戰技與體能,期能透過外在高強度的心理壓力及高強度的體能訓練,由外而內潛移默化,加速融入團隊意識,脫離安逸舒適的平民生活與思考模式。男女青年入伍期間與幹部的應對,往往簡明扼要,就是要使個人忘卻自我,學習服從命令,遵守紀律。

如何無條件服從紀律與命令,在心中內化強大價值,關乎入伍生心中的榮譽價值,也是成為優秀軍人的重要門檻。入伍生學習榮譽制度,是為了從心中自我約束;入伍生也必須反覆記誦不說謊、不欺騙、不偷竊、不容忍他人違反榮譽信條,目的是內化道德價值,將來成為有武德的幹部。個人榮譽精神將使軍隊組織快速凝聚,鞏固團結精神。

入伍訓練是對個人精神、意志和體力的磨練,強度高,訓練苦,是構建每位入伍生軍旅生涯的基礎,讓軍校生成為具有榮譽價值的獨立個人。我們期許每位入伍生,努力建立團體意識,未來才能在軍隊發揚個人潛能,成為卓越領導者,勇於面對挑戰。

入伍訓練是培養合格幹部最基本的訓練,更是國軍榮譽精神的薪火相傳。要成為戰場攻無不克,戰無不勝的勁旅,需要經過嚴格的體能、戰技訓練。唯有透過艱困訓練,持之以恆,鍛鍊體魄,不僅練力、練技、練膽,更要練心、練指揮,入伍如鋼鐵冶煉經過淬鍊,終將培養堅毅不拔之心。

其次,軍人武德的核心價值,是忠於國家,愛護百姓,入伍生應將這些價值內化於心中,同時體認堅忍互助的精神。入伍訓練藉由互動學習,生活分享,砥礪切磋,使每位青年建立犧牲、團結、負責的信念,傳承黃埔精神,才能在未來的各個職位,相互惕勵,樂於支援,踐履三軍一體、同根同源、如手如足的思維。

入伍訓練中,體能與意志將受到極大考驗,如何忍耐與面對挫折,與每個人承受壓力的程度有關,更是對每個人的自我考驗。雖然艱苦訓練會使人們感到低潮與挫折,請記得,當自己徬徨無助,不知如何繼續向前,不妨傾聽內心的聲音,思考這一切訓練意義所在。只有勇敢面對挫折與困惑迷惘,才會發現自己正在經歷重新塑造更堅強更真誠自我的過程,並體認樂觀、勇敢、進取,進而不畏艱難、克服挑戰,培養個人服從、守紀、耐勞、堅忍、樸實的軍人特質。

《曾胡治兵語錄》記述曾國藩與胡林翼2位名將的治軍思維,其中有「天下強兵在將,無不可戰之兵」之句。強兵在將是說軍隊要攻無不克,戰無不勝,取決於領導幹部與部隊之戰力,關鍵在如何領導軍隊,使其成為強大戰力。對入伍生而言,千里之行,始於足下,未來能否成為優良幹部,必須自入伍開始。

訓練教育入伍生的各級幹部,責任重大,應秉持耐心與愛心,根據訓練目標嚴厲訓練。須知,這不是折磨入伍生,而是要激發其潛能,培養刻苦耐勞、堅忍心志的重要方式。然而,炎熱氣候下,各項訓練期間,一定要重視安全,隨時細微觀察個人身心狀況,避免訓練失慎與危安情事。

入伍訓練「琢玉成器」,強調磨練個人心智與體能,精進心性與體魄。入伍,是成就實踐報國理想的第一步,也是邁向軍旅生涯的第一道關卡;完成入伍訓練,象徵成熟與蛻變,只有學習忍耐挫折、承受壓力,未來才能擔負保衛國家的神聖使命。

相關連結:
入伍訓
連絡方式:
備 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