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:: 目前位置: 首頁 > 活動訊息
我海軍也曾擁有這艘「不沉艦」! 《雪風》搭新電影描述傳奇故事
圖為雪風號舊照。丹陽軍艦於1966年11月正式除役拆解,而刻有丹陽的船鐘(如圖),現則展示於左營軍區故事館。
活動時間:114-08-15
發佈時間:
114-08-15
發佈單位:
資訊圖書中心
發佈內容:

(轉發自由時報劉宇捷記者報導)

〔記者劉宇捷/台北報導〕電影《雪風YUKIKAZE》預計將於本月中在日本上映,講述二戰舊日本海軍的不沉幸運艦「雪風號」故事,而該艦也與我國淵源深厚,戰後被移交給我國並更名為「丹陽」軍艦,成為我海軍旗艦!搭上這股電影風潮,燎原出版也推出了譯本新書《雪風:聯合艦隊盛衰的最後奇蹟》,日本海軍作者透過訪談該艦官兵,以文字故事方式生動紀錄,雪風號的參戰經歷。


我國海軍「丹陽」軍艦的前身其實是日本海軍陽炎級驅逐艦「雪風」號,該艦擁有著過人的傳奇故事,他幾乎參與了整個太平洋戰爭中的多數知名戰役,從開戰初期的泗水海戰、中途島海戰、索羅門海戰、馬里亞納海戰、雷伊泰灣海戰、大和特攻等,且在經歷各種血腥攻擊後仍奇蹟般倖存返航、未被擊沉,因此被日本軍方譽為「幸運艦」。
雪風號的戰史完美見證了日本聯合艦隊的盛衰,從一開始的打雜式護衛任務,到最後被賦予越來越吃重的角色,隨著同類型的姊妹艦一一戰損凋零,始終留在戰場上的雪風,逐漸成為作戰的重心。
1947年,雪風號作為戰後賠償艦移交中華民國海軍,並改名「丹陽」,成為國軍旗艦繼續服役多年,直至1966年11月正式除役拆解,其舵輪及船錨等部件最終被送回歸日本江田島,以示紀念,那裡是日本海軍軍官培訓的殿堂;而刻有丹陽的船鐘,現則展示於左營軍區故事館。

本書作者豐田穰是前日本海軍飛行員,1940年8月畢業於日本海軍兵學校(海兵68期),1941年5月進入霞浦航空隊,從體格和特性來看,他成為了艦上爆擊機(艦載俯衝轟炸機)的飛行員,而非駕駛零式戰鬥機。1943年4月參加索羅門群島的「伊號作戰」時遭擊落,於海上漂流一週後成為美軍俘虜,直到1946年1月返國,進入《中日新聞》社工作。

戰後豐田穰透過採訪倖存官兵、查閱大量日記、資料,還原那些在血與火中掙扎求存的基層官兵經歷,真實呈現「雪風」在戰場上的過程。軍事專家肯定本書對陽炎級設計細節與各戰役部署的細膩描繪,視其為研究日軍驅逐艦行動的重要文獻,即便出版已超過40年,至今依然是日文戰紀閱讀的不可忽視的文本。

相關連結:
連絡方式:
備 註: